家教好的人
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
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
最有力量
在石家庄一路口,一名妇女牵着一个小女孩过马路,见到有车辆驶来,两人下意识地停步打算退回。不过,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让行
母女俩过了马路,女孩还在妈妈的提示下,向让行车辆鞠躬致谢,还向司机挥了挥手。
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暴雨天,一位父亲带着一个孩子发现路上的井盖塌陷了,父亲报完警后站在水中井盖旁,引导过往的车辆避让。此时,孩子就在路边等着父亲。
虎父无犬子
这也许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一课
同样是下雨天,在一个地下通道入口处,一位母亲用左手为孩子挡雨,而她的右手拿着伞为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挡雨,这位老大爷是一位流浪汉,而这位妈妈一直慢慢地跟随在他身边。
善良总藏在不经意间
行动总比语言来得更加深刻
并不是因为坐头等舱才这么做
是因为这么做才坐头等舱
一个孩子在书店“顺走”了四本漫画书,家长发现之后写下道歉信并留下全部书款40元钱,一大早从门缝里塞进书店道歉信如下:
“你好!由于我教子无方,(儿子)在你店里拿了四本(漫)画书。贵店门没开,本应本人带上儿子亲自来道歉,没开门,我给你(把钱)放里面。对不起。”

关键看家长如何处置
在饭馆吃饭时,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靠窗的位置过来一名流浪汉站在窗外看着她们吃,母亲带着孩子去点餐处打包了份饭给他,用自己的行动,教给孩子善良和施予。
对待弱者的态度
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素质体现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父母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这个菜有营养,宝宝得多吃。”这样的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第一口菜不见得营养更多,却让孩子学会了自私,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于是吃饭时,父母都还没有坐到桌前,孩子已经扑上来,把喜欢的菜吃了一大半。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家庭生活里的每个细节,其实都不是小事。
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
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长辈
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
将来走上社会,才会更加受用
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到孩子未来路上的关键选择,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素养的人,首先你就得成为什么素养的人。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